賀丹:防水行業進入下行通道,呼吁共建行業商業文明!
“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原材料價格高企、房地產業下行、環保政策收緊、‘兩高’‘雙控’的出臺和行業競爭加劇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防水行業利潤總額連續數月負增長,行業市場形勢遭逢10年以來最大挑戰,已進入‘下行通道’!12月7日舉行的中國建筑防水協會八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中國建筑防水協會秘書長朱冬青表示。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今年1-10月份,835家規模以上(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防水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累計為981.4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3%。銷售利潤率5.77%,比上年同期減少1.49個百分點。10月末,規模以上防水企業的應收賬款凈額426.0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8.24%。
防水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利潤率下降,應收賬款增多,這是怎么造成的呢?
原材料成本上升
首先是原材料成本的上升。
作為防水行業的主要原材料,今年瀝青期貨價格在波動中上升,石油瀝青期貨2112的結算價從年初的2706元/噸,上升到7月初的3668元/噸,增幅達到35.59%。11月22日,石油瀝青期貨2112報價2890元/噸,國內重交瀝青現貨價格持續上升。
此外,今年丙烯酸、聚酯切片、聚醚、MDI、TDI、PVC等原材料價格也是一路漲高。
然而,由于防水企業在房地產供應鏈中處于弱勢地位,導致行業雖然漲價通知滿天飛,但價格并不能傳導到終端市場,能夠做到真正漲價的企業恐怕并不多。
這一點,從防水產品出廠價格指數便可看出,除了今年7月份略有回升外,5到11月份都是環比回落。
而且即便是部分產品漲價了,也并沒有完全抵消“暴漲出來”的那部分成本。微利、無利、甚至虧損經營已成為行業的普遍現象。
這點從今年防水行業上市公司的第三季度報表中便可探出一二。
今年前三季度,東方雨虹、科順防水、凱倫股份3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26.82億元、56.83億元、19.22億元,毛利率方面,東方雨虹30.62%、科順防水30.85%、凱倫股份30.79%,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企業應收賬款高,財務風險加劇
其次,目前房地產市場已逐漸由增量轉存量的時代。房地產行業和政策環境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三道紅線”的提出,讓房地產行業的去金融化開始了。
房地產行業多年埋下的問題,在政策調控下一觸即發,恒大、華夏幸福置業、藍光、花樣年、當代置業、泛海、陽光100等多家房企困于債務,迎來一波大洗牌。
不少百強房企與前20強防水企業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采用集采模式,因此,防水行業中大部分的銷售收入來自房地產的戰略集采。房地產的問題傳導到防水行業,導致行業、企業的呆壞賬增多,利潤率下降,資金鏈緊張。
深圳市卓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鄒先華認為,由于恒大的問題,導致防水行業材料生產企業和施工企業的損失將高達50億元以上。
這還僅僅是由于恒大造成的損失,加上其他房地產企業陷入危機,造成房地產商融資難度和壓力極大,常常會出現無法及時支付兌現防水供應商貨款的情況,加大防水企業應收賬款回款風險,導致壞賬率提升。
今年防水企業回款太難,應收賬款增多,企業業務風險加大,“以資金換市場”的舊有商業模式不可持續。
行業“內卷”企業競爭激烈
雖然銷售收入增加了,但利潤率下降,造成這種尷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還是供需失衡所致,給低價惡性競爭埋下伏筆。
一是長期以來,防水行業始終圍繞產量打轉,產能釋放快于市場需求;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萎縮,眾多防水企業通過低價擴展市場份額。
二是產品創新。很大部分企業技術工藝趨同,絕大部分產品同質化。真正做到差異化、個性化的產品太少。
三是行業集中度低,散、亂難規范,且經營狀況也不同,一些低質產品或經營不良企業為自身生存,時不時拼價擾亂市場。
一昧追求低價極易助長以次充好、優汰劣勝的市場局面,這不僅是對產品質量的不負責任,更是對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極大損傷,這種風氣理應得到遏制。
行業呼吁共建行業商業文明
對此,中國建筑防水協會會長、北京東方雨虹董事長李衛國在未來領袖高端論壇上表示,水泥行業在20年前也是應收賬款很高,利潤率極低,生存比較困難。后來在海螺集團等大企業的帶領下,提高產品品質,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現款現貨絕不賒銷,從而改變了行業的生態,才有了今天水泥行業的蓬勃發展。他號召防水行業企業改變舊有的商業模式,并表示,東方雨虹絕不造假,與民為善,與同行為伴,不輕視合作伙伴與同行;東方雨虹絕不詆毀競爭對手,做事有底線、有原則,公開競爭,透明競爭。他指出,東方雨虹愿遵守行業聯盟守則,深刻理解協會倡導的企業利益應孕育于行業利益中,全面提升行業品質,愿與大家一道共同維護行業底線和基本原則。
北新防水有限公司董事長管理也強調要遵守行業文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行業要以創新為美,以協調避免“內卷”,以綠色推動行業進步,以開放共建行業生態,以共享推動行業價值提升,共建防水行業商業文明,北新防水將全力支持協會帶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科順股份防水董事長陳偉忠指出,過去10年中國建筑防水規模以上企業業務量聚焦在房地產領域,今年房地產受“三道紅線”的影響,投資收緊,對市場造成嚴峻的挑戰,這給行業企業帶來思考,過去的發展模式是否是健康的。他指出,《科順基本法》第十條確定了這樣的發展原則:科順追求被人尊重的成功,我們堅決不做詆毀同行、惡意舉報、行業互毆以及其他有損于行業發展的行為。他呼吁一同凈化行業環境,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的發展,只有行業的商業邏輯更簡單、清晰,企業的發展才能更簡單、清晰。
阿爾法防水總裁衛向陽強調,中小企業面臨著產品渠道、系統服務、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抉擇,而防水也是科學,創新驅動未來,要跳出“價格戰”和“墊資戰”的無效陷阱,遵循工業發展的底層邏輯,實現創新集成一體化發展。他表示,遵守行業文明要抵制抄襲、模仿、假冒、偽劣,未來防水創新時代需要苦練內功,高效突圍,創新突破,重構能力。
基于目前的行業形勢不容樂觀,在12月6日召開的2021年第二次會長工作會上,中國建筑防水協會的會長、副會長單位達成重慶共識,共同維護行業利益,攜手共贏,共渡難關:穩增長是“十四五”行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仍然是明年行業發展的主基調;弘揚行業文化,崇尚商業文明,共同維護行業利益,著力創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支持全文強制規范的盡快出臺和實施,并組織全行業全社會宣貫,增加高質量防水產品供給,激發市場有效需求,積極推動防水工程質量提升;全力支持和踐行國家“雙碳”戰略,推動防水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等。
形勢不容樂觀,也不值得悲觀
目前防水行業面臨著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房地產市場形勢嚴峻、能耗雙控政策、疫情防控常態化、市場競爭激烈等復雜環境,加之中央環保督查、防水質量年限的提高、建筑防水卷材生產許可證的取消、接連不斷的產品質量安全抽查和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大背景下,加速當下防水行業“馬太效應”持續升溫,“強者愈強、弱者淘汰”現象進一步加劇,加重防水行業洗牌的陣痛。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建材行業首席分析師鮑雁辛認為,B端消費建材毛利潤空間的波動,主要來自于年初銷售端定價的粘性和年中原材料實際波動之差。Q4開始進入來年定價期,上游高價過年有利于防水行業2022年利潤留存。目前,原材料高價位過年對明年定價端有望帶來優勢,2021Q3整個板塊毛利率基本已經觸底企穩,2022年毛利率向上的區間明顯。對于諸多品類原材料占營收30%的占比來預測,整體原材料下滑20%而售價暫時不變可帶來瞬時6pct的毛利率提升空間。利潤留存能力的差別本質是地位與格局,防水行業頭企業經充分驗證能力。不同板塊利潤率在Q3考驗期的巨大分化,明顯體現出產業鏈地位和格局優劣的差別,功能屬性明顯且格局逐步走優的防水板塊頭部企業依然占據明顯優勢。對于2022年成本力解概率更大背景下,己經驗證盈利留存能力的防水板塊有望持續呈現較強的表現。
此外,防水行業近年來迎來了多種市場新機遇,如市政工程、橋梁、機場、碼頭、高鐵、地鐵等基建項目;此外,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和老舊小區改造等也為防水行業帶來新機遇和挑戰。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和科技司原副司長韓愛興表示,超低能耗建筑、太陽能可再生能源建設、生態建筑綠色建筑,城市老舊小區改造等,將給防水行業企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朱冬青強調,挑戰和機遇共存,行業應抓住兩新一重、城市更新、“老舊改”、“雙碳”戰略、房地產高品質發展和消費升級等領域的新機遇,培育防水市場新的增長點,開發新需求,促進行業持續穩定增長。全文強制規范的出臺落地也將優化防水行業生態環境,構建更加健康的市場秩序,加快防水行業轉型升級邁上高質量發展之路。國家適度超前設施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軟著路、“雙碳”戰略、和“十四五”發展規劃將相繼實施,以及行業重組等也將成為防水市場發展的新機遇。他總結稱,穩增長是行業發展的主基調,需要行業堅持自律共贏,未來行業機遇將大于挑戰,防水行業高質量發展大方向不會改變。
防水企業需要苦練內功,夯實基礎
防水企業如何采取有效舉措積極應對目前的不利局面?防水企業需要面對當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做一些確定的改變,比如企業可以持續在研發上投入使企業可通過持續提升產品結構來平衡風險。與此同時,企業也可以持續推動智能化、數字化建設,通過在生產經營端效率的提升來緩解相關成本上行壓力。此外,一些防水企業可以選擇通過創新成本管理、優化供應鏈、優選原材料、設備優化及改進生產工藝等多種方式綜合運用來實現成本控制。
陳偉忠表示,國家正推動經濟降低地產依賴,在高端制造與消費發力。新基建、光伏、冷鏈等新興市場,為防水行業開拓業務增長點,助力行業更健康發展?祈樄煞莘e極響應國家“雙循環”結構,積極擁抱國家“雙碳”政策,踐行社會責任。正做好基礎工作,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用開放心態,與上下游企業實現更融合、有效的產業鏈合作,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做好基礎材料研究,推動行業研發向更深層次發展?祈樢獙嵤┓浪“小巨人”計劃,在將來100億元的產值里,要有兩三個起步于細分市場、能夠達到10億級的非房新業務,使2022年非房收入的比重占到50%,抵御房地產下行的風險。
深圳卓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寶科技)最近推出的貼必定S-CLF II代(中國紅)強力交叉層壓膜自粘防水卷材。該產品近期通過了天津市科學技術評價中心組織的科學技術成果鑒定,獲得了最高等級評價。這款產品運用了卓寶科技自主研發的紅色非瀝青基自粘膠,并聯合國內上游供應商共同開發了多層強力交叉層壓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主調配產品的性能和指標,市場應用性更強。
以東方雨虹、科順股份、北新防水、凱倫股份、三棵樹等為代表的頭部防水企業均已展開了相關合作或提出了相關解決方案,加快對光伏防水領域的戰略布局。
老舊小區改造能給行業帶來巨大的紅利,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舊房翻新是一個長尾效應十分明顯的市場領域,防水企業要跳出傳統固有思維,跳出傳統的運營模式,通過新零售,跨界整合資源逐步破除運營壁壘,同時以產品創新強化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從時效、便捷、服務、產品品質等方面進行革新。
房地產市場正處于嚴酷的寒冬時節,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高。同時在多種因素交合的背景下,防水行業也將加快洗牌。雖然房地產市場的寒冬對于防水行業有著深遠影響,但防水企業也不應過分沮喪,而是要緊抓當前的建筑存量、基礎設施建設及探索新的藍海市場,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轉自:中國防水報道)